“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是千百年来对农业重要地位的高度概括。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而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国农业高层管理专家明确指出,我国的农业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管理,标准化作为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是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为目标组织农业生产。农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即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农业种植流程管理,遵循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辽宁省农科院信息中心的卢闯副研究员提出的农业种植管理计划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Management Plan(以下简称“ACMP”)模型,囊括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产前品种选定、生产智能调控、专家远程监管、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品电商营销。
ACMP管理模型
为了实现这套理念,辽宁省农科院信息中心建设了一系列信息化应用平台,但是在信息安全,多方数据授权共享等方面遇到了技术瓶颈。直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项目的推进打开了突破口。为此农科院信息中心考察了诸多区块链企业,最终决定与国内知名区块链公司BITSE战略合作,基于BITSE自主研发的落地产品唯链(VeChain)区块链平台共同打造面向绿色有机农业认证的区块链专有云,形成绿色有机农业体系专门认证制度。由辽宁省农科院对农业企业进行认证前登记、系统接入、合规培训、种植技术指导咨询。企业将生产相关信息定期上传区块链绿色有机农业云平台。区块链绿色有机农业云平台将这些数据分析和审计,其一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的农业种植技术为农业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业公司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产品溢价;其二是规范农业公司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业企业合规操作、保护环境;其三是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过程进行全链条防伪追溯,促使农业企业诚信经营,以良币驱逐劣币的方式,规范农业市场打造有机绿色诚信企业。
绿色有机农业认证区块链云平台的建设需要两个重要的技术作为支撑,其一是物联网,其二是区块链。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其数据获取的分散性,辽宁省农科院信息中心依托在农业物联网技术上的优势,借助网络将分散的监测数据集中并加以分析,并根据设定的阈值提供报警或触发相应的控制动作。另外,农科院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农业物联网设备能够在施肥,灌溉,用药等环节做到自动化控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做到施肥、灌溉、用药适时,适量。而区块链技术则用来保证平台数据的安全加密、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利用区块链中特殊的哈希指针(Hash Pointer),使区块形成首尾相连的链式结构,来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通过加密货币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来保证公钥和私钥的安全;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部署,通过全国各地100多个节点的唯链(VeChain)网络来保证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和智能合约的执行。这样一来,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以物联网技术为辅助手段,使得区块链绿色有机农业云平台的数据真实可靠且加密安全并不可篡改。将这些积累的真实数据分析、对比,可以在不断优化种植方案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为国家积累安全可靠的农业大数据资源。
在去年年末的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如是强调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果农业跟不上信息化的步伐,就彻底Out了。”而基于ACMP理念的绿色有机农业认证区块链云平台,为大力推动互联网,区块链与“三农”工作融合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甚至将成为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标志和里程碑。